1. 保密性(Confidentiality)
保密性,也称为机密性,是指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人、实体或过程访问或披露。它涉及对数据进行加密,使得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。保密性不仅包括数据存储时的保护,还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护。
2. 完整性(Integrity)
数据完整性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、破坏、盗用或丢失。它涉及到使用多种方案和技术来防止数据被篡改,并能够在篡改发生后迅速发现。数字签名和散列函数常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。
3. 可用性(Availability)
数据可用性指的是授权用户能够随时访问和使用数据。这意味着系统和网络必须提供正常的服务,不能因为保护数据安全而拒绝合法用户的请求。数据安全措施应当确保在不影响可用性的情况下保护数据。
4. 访问控制(Access Control)
通过身份验证、授权和权限管理等措施,限制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,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数据。这包括使用强密码和多因素身份验证来保护账户和系统的安全。
5. 加密(Encryption)
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,使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易被窃取或篡改。加密技术必须自动、实时、精确、可靠地保护数据。
6. 安全备份和恢复(Secure Backup and Recovery)
定期备份数据,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,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。
7. 漏洞管理(Vulnerability Management)
及时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,防止黑客利用漏洞进行攻击。
8. 安全培训和意识(Security Training and Awareness)
提供员工数据安全的培训和意识教育,使其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最佳实践。
9. 安全审计和监控(Security Auditing and Monitoring)
通过安全审计和监控工具,监测和分析系统和网络的活动,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。
10. 法律法规遵从(Compliance with Legal Regulations)
确保遵守适用的数据保护法律和法规,包括隐私保护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合规性等。
数据安全的特点包括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,以及真实性和可核查性